广州考古又有新发现!黄埔发现商代遗址

2023-06-26 09:30:36来源:南方+

6月25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竹园岭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在该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一批重要的商时期文化遗存,为重构广州建城以前珠江三角洲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资料图】

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竹园岭遗址展开了持续三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实际发掘面积共计为13500平方米。

考古现场全景。

考古现场。

发现大量灰坑与柱洞

出土数量最多的是石器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一处河谷盆地,其东北和西南为大山所夹。盆地内部分布了一些低缓丘陵,这一环境很适合先民繁衍生息。”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黄碧雄指出,竹园岭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的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在它附近还有一些考古遗址,黄田村陂头岭遗址与之相距约2.5公里,何棠下村榄园岭遗址则是1.3公里。

“这是广东先秦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的文物。”在出土的文物中,一件保存完好的商时期石研磨器吸引了众人目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明敏告诉记者,这件石研磨器磨制十分精细,与药碾的形状近似,很可见先人的智慧。“它有可能与出土的石杵一起搭配使用,但这还是猜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残留物分析。”他说。

竹园岭遗址出土文物石研磨器(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另一件文物——有銎青铜斧,则是竹园岭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先秦铜器,可因它出土的位置在地表耕土层,目前专家还无法确定它是否为商时期的器物。

据悉,竹园岭遗址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是各类石器,有戈、璋、戚、钺、锛等,其中多为残器、半成品、废料或余料。专家据此推测,竹园岭遗址极有可能是加工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场所。“这附近应该还有一个更大型的同时期人类遗址。”作为一线考古人员,黄碧雄对此十分期待。

竹园岭遗址出土文物石器(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朱明敏透露,这次在竹园岭遗址中出土的陶片数量并不多,虽然长方格、方格凸点、重方格凸点等纹饰与泥质高柄豆、凹底罐、圜底釜等器型,充分展示了商时期的陶器特色,但这些陶片拼合度不高,以致可复原的器物很少。“这与陶器的烧成温度有关,保存状况不够理想,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时间做拼对和修复。”他说。

竹园岭遗址出土文物陶凹底罐(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共发现了商时期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类灰坑近1500个,其中部分形制规整、深度超过1米的灰坑,很可能是储藏性质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而1800余个大小、深浅不一的柱洞,则有可能与当时的干栏式建筑相关,另外,这次发掘还发现了25条长度不等、深浅不一的灰沟,专家推测,它们与先民生产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给排水有关。

考古现场。

竹园岭出土文物

蕴藏文化交流的密码

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与萝岗隔田山遗址第一期遗存、增城墨依山遗址、增城浮扶岭遗址第二期遗存、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期遗存等基本同时期,年代大致为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

竹园岭遗址出土文物石戚(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器物都属于礼仪用器,明显可以看出中原夏商礼玉文化对岭南的影响。”在黄碧雄看来,这批出土的文物蕴藏着文化交流的密码,对研究中原夏商礼制南渐珠江三角洲等大有裨益。

竹园岭遗址出土文物石镞(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竹园岭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不仅填补了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商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更为重构广州东北区域早期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材料。”朱明敏介绍,竹园岭遗址充分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早期阶段,九佛—镇龙—萝岗一带是北江下游流域和东江下游流域之间是一条重要的文化走廊,在珠江三角洲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穗文考

摄影/摄像: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